犬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是啥?狗狗為什么臉腫?這實際上是過敏反應
引言
這兩天真的是很神奇的兩天,居然接連碰著兩個類似的病例。這兩個病例,一個是拉布拉多犬,一個是中華田園犬。拉布拉多犬是因為吃了之前沒有吃過的零食罐頭而發病的,中華田園犬是因為注射了狂犬疫苗發病的。
接下來說一下這兩個狗狗的經歷以及癥狀根據拉布拉多犬的主人描述——因為前兩天過“6.18購物節”,所以瘋狂的給狗狗囤了一批零食,據說是花了大幾千(黑妹我“6.18購物節”都沒給自己買件衣服,先讓我嘆口氣),然后零食快遞到家后,這個主人就瘋狂的給自己家拉布拉多犬試吃,上午吃完后,下午就發現不對勁了,這個狗狗的臉居然腫起來了.
具體什么樣子,大家能夠腦補一下,網上之前很火爆的一只狗狗,沒錯,就是那只臉被蜜蜂蟄了一口腫起來的狗狗,拉布拉多犬臉腫得差不多就是那個樣子
并且這個拉布拉多犬一直用爪子去抓撓自己的臉,并且這個拉布拉多犬的兩個耳朵都腫起來了,翻開耳朵能夠明顯的看到內耳側的皮膚都發紅了,摸上去還有點熱,身上也有很多地方出現了紅斑。
另外一個中華田園犬則是注射了狂犬疫苗回家后過了兩個小時發作的,和拉布拉多犬的癥狀十分類似。兩只狗狗都是臉腫了,耳朵也變得紅腫,發熱,同樣的這個中華田園犬身上也出現了紅斑,也會一直抓撓自己腫脹的臉龐。
競猜環節——大家猜一猜這兩個狗狗究竟是什么疾???臉龐又因為什么會腫起來?
臉腫的拉布拉多犬
調查診斷,結果浮出水面。經過一系列的病史調查,以及一些簡單的化驗后確定了這個癥狀實際上是一種過敏的現象——這類過敏現象叫做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風團)。最后我們給這兩個狗狗做了簡單的脫敏治療,治療效果極佳,不久腫脹就消退了,紅斑也褪去了。
店主還開玩笑地說:其實我的狗的臉挺腫的,你能不能不讓它腫起來,再問問狗的心理陰影,哈哈(讓我笑一會兒)。
無辜的小眼神
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是什么???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是寵物碰著了刺激物造成的皮膚過敏的現象,刺激源通常是藥物、疫苗、食物、蟲咬、啃咬植物等,血管性水腫通常為和蕁麻疹一同出現的,兩者也可能會單獨出現,可是單獨出現血管性水腫的情況很少見,蕁麻疹單獨出現的情況卻不少。
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一般都是急性發作的,發病時會出現各種瘙癢性的風團(蕁麻疹)或者水腫性的脹大(血管性水腫)。要是出現蕁麻疹,多是局部發病或者是全身發病,主要癥狀就是皮膚出現紅斑,蕁麻疹出現的紅斑有的時候會自己消退,可是會轉移到其他的部位。血管性水腫都是局部發病的,主要發病部位是頭部,表現為整個臉變腫,眼瞼、外耳內側發紅。
眼眶周圍紅腫
出現血管性水腫需要立刻進行處置,因為嚴重的病例會因為咽、鼻、喉的腫脹導致呼吸困難。
如何進行診斷這個疾病呢?★關鍵在于詢問病史以及區分類似癥狀的疾病。
★診斷要點:詢問病史——是否有刺激源的存在(食物、藥物、疫苗、昆蟲叮咬、植物)。
★區分疾病:過敏性蕁麻疹的區分診斷包括——蕁麻疹毛囊炎(細菌、真菌、蠕形螨)、犬血管炎、多形紅斑、肥大細胞瘤。血管性水腫的區分診斷包括——犬蜂窩組織炎、蛇咬傷、腫瘤。
★壓診:使用玻片按壓紅斑,要是紅色能夠褪去變成白色,那就說明是血管舒張造成的蕁麻疹。紅色不可褪去就應考慮血管炎以及蜱叮咬造成的血液寄生蟲疾病導致的出血點及出血斑。
★組織病理學:淺表性血管周圍到間質出現炎癥,炎癥可出現數量不一的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少見嗜酸性粒細胞)以及單核細胞。淺表至中層真皮血管舒張并水腫。
眼眶周圍皮膚紅腫
用藥原理:犬出現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的誘因通常是非免疫性的刺激物(上文所說的食物,疫苗,藥物,昆蟲叮咬等)。這些刺激物會刺激機體釋放組胺。
組胺受體有兩種(H1和H2),兩種受體激動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當H1受體激動時會引起過敏性蕁麻疹。組胺還具有強烈的舒張血管作用,增加毛細血管以及微靜脈的管壁通透性,血漿會漏到組織里面,導致局部組織的水腫(血管性水腫)。
所以犬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癥狀使用抗組胺藥物治療效果極佳。
如何進行治療
脫敏治療:輕度的蕁麻疹能夠口服撲爾敏(抗組胺)或者潑尼松進行脫敏治療。癥狀嚴重的能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和馬來酸氯苯那敏(抗組胺)進行脫敏。
預防及控制沒法查明原因的慢性蕁麻疹——能夠長期使用抗組胺藥物治療。
結語——您的愛寵在吃了之前從沒有吃過的食物之后,或者接種疫苗之后,一定記得要察看自己的愛寵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哦。
在春秋季昆蟲大量繁殖的季節出門春游也需要防止愛寵被叮咬出現這樣的情況。要是確定是昆蟲叮咬引起的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的病例也建議做個生化來確定寵物身體的內臟器官是否出現功能的異常。
要是寵物出現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并治愈后一定得注意讓寵物防止再次接觸致敏原,導致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的復發。
各種寵主還要注意,在給寵物第一次喂食之前從沒嘗試過的食物的時候,一定得從少量開始,不能一下子多給哦。
愛它就好好寵它,黑妹每天為您分享養寵小知識,記得點關注哦。
#奇妙的動物#